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爱庭老师 · 马来西亚孩子沟通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需要格局

故事自 爱庭老师 | 亲子教育达人

于 2021年刊登《企业家媒体》@ 亲子专栏


图/网络

「为了改变孩子而教育 · 格局小 ;为了教育孩子而改变 · 格局大」

”梦想?我不知道哦”“未来?读完书、找工作,然后…….”“长大后我还真的不知想怎样”“理想?呃….我想当网络游戏家,爸妈肯定会把我给打死”“爸爸妈妈从来只想要我听他们的,反正都是他们要的” “对于未来,没有去想”~ 来自我与介于12~16岁孩子的谈话。

格局小的教育我们会把目标锁定在孩子的“学业”“乖巧听话”,它是比较狭隘的。教育不该只定位在“我要你好”而是应该以孩子的身、心、灵作全面性发展,聚焦于“爱、思维的开拓、自我的主宰”(正面定义)。在稳稳的基础下开跑人生的孩子,对未来多了一份“自我主宰命运”的能力,摆脱面临负面人生剧本的“魔掌”

扩大思维格局 (一):父母必须对心灵有正确的认知

“心灵”------ 其中也包括了一个人透过生活的经验点滴,对生命阶段的感受经过自己的“加工”构成不同的认知与心理视角、构成特定表象行为的元素及精神世界的视角(正负面)。在我们与孩子作个案处理的过程中,心灵疗愈的正面涟漪效应能一步步辅助孩子还原心态调整及自我主宰的Power,从而更全面地改善情况。其实,有瑕疵的教育模式早已在社会频频发出“警报声”-----“忧郁症年轻化小至6岁”“12.1%儿童心理健康出问题”(摘自2017年星洲日报电子新闻) 。叛逆的孩子并非真的叛逆,但又多少人愿意正视“叛逆”背后的真相?想要连接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必须要能卸下自己的偏执、成见、不让自尊心摆布,方可初步契入。

扩大思维格局(二):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请勿为所欲为

孩子对生活的态度源自于父母的栽培及教育。他们的早期人生宛如一面镜子,无时无刻把父母的教育方式裸裸地“照”出来。不觉察时我们会理直气壮、为所欲为去批判孩子;觉察时的我们不会把伤害性的话随意说出口、不忍心任由批判在孩子的心灵“划上几刀”,然后理直气壮说“我是为了你好”。孩子的心灵会淌血,但许多的我们何止视而不见反而还自以为是。待孩子逐渐形成“封闭”状态后,“讲不听”“教不会”“越来越叛逆”成了孩子必须扛下的“莫须有罪名”。面对人生初期的孩子,天空不应该是灰色的。



扩大思维格局(三):父母持续反思、修正不健康的人生观

常见例子:“一句‘为了你好’”,模糊视线的说法起了副作用因为这种看起来很“正面”的定义经常演变成“要求、控制、过度保护、缺乏信任”的教育方式。这不但导致我们盲目地增加控制孩子的欲望,更把孩子建立在“失去自我”“停止爱自己”的路上。

我们都爱孩子,但为什么在栽培孩子的路上我们似乎少了点成熟气息、却多了脾气、责罚与悲伤。归根结底,父母的思维决定孩子发展的格局。



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